top of page
  • Writer's pictureOur stories

拉扯

我爸媽很早就離婚了,所以我基本沒有一起生活的印象。 但我跟繼父相處不好,他平常人很溫柔但較嚴肅,但脾氣暴躁起來很恐怖,會大聲、很兇、會摔門、摔東西。我總覺得他不是很喜歡我。小時候,我總會吃醋般鬧著要跟媽媽坐。繼父就不太高興,因為他也想跟我媽坐,但是小孩子就是不懂,不會給別人面子,死活要跟媽媽坐,很常把場面弄得很尷尬。

還記得,有一次他們兩個吵架,因為怕有暴力傾向,我媽媽就臨時打包了一些行李,三更半夜的帶我出去酒店。我們在旅館待了好幾天,但還是要上學。有一天我放學,繼父開車過來,在學校大門口硬要拉我媽跟他回家。全部人都嚇到,帶隊老師幫我們「驅離」繼父,而我們會到校園裡面先休息。很多人說家庭是避風港,可是我覺得避風港是發生災難才會去的地方,可是你平常不會在避風港那邊。所以我覺得不能說家庭是避風港,它就是一個你很喜歡的地方,不管你很開心或是你很傷心透頂,你都會想要回去的地方。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本篇故事並不是從一個單親家庭兒女的角度出發,但其意義和語言所給予我的震撼,讓我覺得必須紀錄下來。這是2019香港展覽中,一位參加分享會的媽媽的故事: 我們從來不會提起這件事。我看得出丈夫想要對談,但我們兩人仍維持沈默,因為我還不想提起這件事。我現在沒辦法...沒辦法正視一輛車的正面——那是我那天最後看到的畫面。之後便是黑暗。當我醒來時,我的大兒子已經永久沈睡,不在世上了。我不想要提起這件事情,因為

我小時候總覺得自己是男版的灰姑娘,覺得別人的家庭都是一個爸爸一個媽媽我怎麼會是這樣。爸爸比較嚴格。我記得國中的時候,我想要一台智慧型手機。爸爸不幫我買,我就跑去跟媽媽那邊說,媽媽就會偷偷塞給我。這樣的事情發生過很多次,媽媽可能因為不常跟我住在一起,對待方式不一樣,常常扮好人來滿足我這些物質上的要求。 後來,我爸爸再婚了。後媽再怎麼說都不是生下我的人,但我知道她有在努力填補媽媽的空缺。我小時候常常生

家裏的互動很冷清,基本都沒有聊天。每天好像就是基本生理功能溝通才迫不得已的對話,比如「吃飯了」,這樣。爸媽很長一段時間處於非常緊張的關係,有時候會有暴力傾向。可能正因此吧,我變得不太敢跟他們講話...又或者說,跟任何人講話。這也是為什麼我現在有很嚴重的口吃。有一次,因為考試沒有到爸爸的期待,所以她就把握關出家門。那四五天都在家外面。我本以為他們只是一氣之下這樣做而已。但沒想到完全無視我,就當這個家

bottom of page